北京全民健身互助合作社 百姓身邊的健身館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擁有場地資源優勢的公共體育場館,作為全民健身主陣地的地位更加明顯。如何乘勢而上,充分發揮體育公共服務職能,做好群眾體育活動和賽事的引領與示范工作,又能打造出一個滿足群眾健身活動需求的“百姓身邊的健身場館”,成為現階段基層場館需要解決的問題。
北京市東城區地壇體育館館長崔國慶介紹,經過近兩年的走訪,發現隨著駐區中央市區屬機關、事業單位對全民健身認知度的提高,組織員工進行體育活動的頻度也逐年提高,但機關企事業單位搞全民健身活動,面臨著無體育專業人員、無場地設施、無專業設備的“三無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結合體育場館人員、場地、設施的三有優勢,“用三有補三無”的工作思路逐漸清晰。在東城區體育局的指導下,地壇體育館聯合東單體育中心、地壇體育中心、天壇體育中心,匯集整個東城區從南到北的場館資源,創建了“天地緣全民健身互助合作社”。
合作社的成立,可全方位幫助駐區機關、企事業單位解決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所遇各種問題和阻礙,同時使場館專業場地、設備設施等得到最大限度開發和利用。合作社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助互惠、合作共贏為原則,各類單位自愿加入,成員單位之間,在體育鍛煉及組織體育活動過程中,在體育場地、專業人員、設備器材等方面互幫互助、共同發展為任務。東城區體育局局長呂德成說,“合作社的正式成立,是全社會合力發展全民健身工作的一種全新嘗試和探索。”
目前,已有幾十家駐區單位加入合作社,同時,北京市健美操體育舞蹈協會、北京市民族體育協會、東城區健身操舞協會等社會體育組織,也紛紛加入其中,壯大了整個合作社的資源整合力度。呂德成說,“在這樣一個集合了運動場地、專業設備、專業人員和體育活動需求的專業化大平臺上,任何組織的健身活動需求,一經提出都可以得到滿足,而且是做到‘一站式’服務,既提高了單位辦活動效率,又豐富了健身活動的樣式和種類,促進單位體育活動的全面開展。”
發展全民健身事業,提高全民身體素質,不僅需要國家的倡導和個人的參與,還需要各個單位、團體對群眾體育活動的認知和大力組織,需要建立一個將個人的意識和行為與國家政策鏈接的橋梁和紐帶,使全面健身的趨勢變為熱潮,從而推動全民健身事業乃至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
為了提升合作社的服務工作和將來舉辦合作社范圍內的全民健身活動。地壇體育館館長崔國慶表示,合作社邀請了首都體育學院、華中師范大學、北京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的專家和學者作為合作社的顧問,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作為合作社的業務指導單位,東城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作為資源單位,同時還在積極洽談醫療保障團隊和安保團隊。
“天地緣全民健身互助合作社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將國家政策與豐富多樣的群眾健身需求完美融合,為東城區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起到必不可少的推動作用。”呂德成說。
- 上一篇:木地板籃球場行業標準及木地板球場質量檢驗標準 2016/1/20
- 下一篇:北京確定200所足球特色學校 將從阿根廷聘教師 20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