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體育產業新向度:“休閑體育大會+體育小鎮”融合模式
自去年國務院46號文頒布之后,各省市的體育產業新政在今年紛紛浮出水面,除了各自認領萬億體育產業發展規模目標任務額度之外,打造城市品牌賽事、發展城市體育經濟,都成為各城市、縣區甚至是鄉鎮的重要施政方向。
據“互聯網+體育”調查,中國已經有十幾個省市正在或準備召開“休閑體育大會”,近百個“體育主題小鎮”也如雨后春筍一樣涌現出來,如足球小鎮、籃球小鎮、冰雪運動小鎮、海洋運動小鎮和各式各樣的體育小鎮。這必將成為中國城市未來體育產業的新向度,一個不得不說的全新的“風景線”。
從現在開始,無論是政府、學校還是各自所在的企事業單位,都應該鼓勵大家多進行體育運動。對于青少年來說,應該鼓勵他們多從事戶外體育運動,像足球、籃球、徒步、跑步、騎行等等。
生活在任何一個城市中,我們都可能在地鐵或者公交里被擠成相片,而且隨著司機的心情前仰后合,東倒西歪;都可能在回家的火車上像雞蛋一樣林立著,一張小小的車票成為最濃的鄉愁。
生活在任何一座城市,它都會為你提供一切想要的:生活方式、工作機會、財富美貌、權力私欲。但是,所有這些,都擋不住那肉眼無法看見,隨手往空氣中一抓都是的煩惱。煩惱,深如海,掙脫不掉。
能夠抵擋煩惱的,無疑是積極、陽光的體育運動。過去、現在和將來很長時間內,很多時候,大多數人,都是或在現場或通過電視網絡等渠道觀看別人的比賽,來尋求壓力的發泄、精神的愉悅,乃至心靈的解脫。
當絕大多數機構都把目光瞄向賽事本身的時候,我們“互聯網+體育”推出兩種全新的體育產業模式:休閑體育大會和各類體育小鎮。
這兩類體育產業,既適合于城市,又適合于鄉村。如果我們每座城市,每個鄉鎮都能把這兩種體育產業做起來,至2025年體育總產值就不是5萬億的問題,而是十萬億甚至更多。
欣喜的是,山東青島萊西市、四川金堂、北京豐臺已經走在了前面,他們注定是休閑體育大會、體育小鎮產業的“先驅”,將推動中國向著更為全民,更為持久,更為積極健康的“體育休閑”產業向度發展。
我們希望有條件的城市和鄉鎮都能上馬這樣的綠色體育產業生態鏈,真正的“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建設“體育小鎮”除了拉動體育產業的發展之外,還能讓那些已經成為手機、電腦、IPAD“奴隸”的人們走出“牢籠”,真正回到大自然中,讓身心都能恢復健康。
同時,有了更好的場地和場館進行體育鍛煉之后,很多人就不會再沉浸于麻將人生和娛樂場所中,社會秩序也會更好。相信人們真正體會到了運動健身的好處之后,就會樂此不疲。
我們此前曾經撰文闡述過體育場地的重要性,那是群眾體育的基石,是體育產業中的金礦,是最大的蛋糕。建設“體育小鎮”,其實就是這塊大蛋糕中的一部分。只不過,“體育小鎮”讓場地和場館等變得更為集中,更容易讓各類體育項目的人群“約戰”,更有助于各項運動的興旺。
從模式的角度講,我們建議“休閑體育大會+體育小鎮”這樣的融合模式。
其實,沒有必要非得舉辦正式的世界休閑體育大會,每個城市和每個縣,也都可以舉辦自己的“休閑體育大會”,而且不用5年辦一次,而是每年都可以舉辦,讓各自城市、區縣的休閑體育大會成為常態。
舉辦休閑體育大會的好處是,可以使得從事各體育項目的百姓,獲得在全市或者全縣內參加比賽的機會,像馬拉松、輪滑、街舞、龍舟、國際象棋、中國象棋、攀巖、沙灘排球、健身操舞、釣魚、馬術、自行車、徒步等等。只要適合參賽的項目,都可以列入到休閑體育大會中。然后,利用休閑體育大會的機會,上馬其他項目,形成體育、娛樂、休閑、文化“一條龍”。
相信參加了各自城市或者區縣的休閑體育大會之后,絕大多數的參與者都能體會到各項賽事的魅力與樂趣,會帶動更多人參與到來年的休閑體育大會中。這種樂趣必定會增加百姓對參與各類體育運動的興趣,如果能夠建設好“體育小鎮”,他們就會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進行休閑鍛煉,使得休閑體育大會和“體育小鎮”相得益彰。
在這里,我們提醒大家,體育產業是發達國家的支柱型產業,因為體育產業具備如下特點:
1產業規模大,像美國體育產業年產值5000億美元左右,約占GDP的3%,中國只有3136億元,占GDP0.55%;
2發展速度快,如美國體育產業在90年代之后的收入每年都以10%到15%的平均速度增加,高于同期GDP增速;
3具備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體育產業有助于改善產業結構,提升經濟增長潛力,此外,體育產業可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和諧。
因為政策的原因,我國的體育產業正處于最好的發展時期,誰走到前列,誰就能夠享受體育產業帶來的最大“紅利”,這里所說的“紅利”,既有經濟效益上的,更是社會效益上的。因為,當完成了經濟基礎的積累之后,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設必定成為主旋律之一。而體育運動和體育產業,正是精神文化建設里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國務院文件從宏觀角度為體育產業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2014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育產業發展,促進體育消費。體育產業符合我國拉動內需、發展第三產業的轉型方向,且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消費逐漸從基本消費、功能消費過渡至健康消費、體驗消費,從而促進體育產業需求的有效釋放。
目前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可以驅動以城市為中心的核心體育產業成長,進而帶動支持和外圍體育產業同步發展。
- 上一篇:牙買加國家標準局出臺體育場地設施新標準推廣 2015/10/10
- 下一篇:廣西來賓忻城學校硅PU籃球場及羽毛球場完工 2015/10/6